编者按:唯理教育简报定期呈现我们对于教育新闻、评论与研究的精选,希望为读者提供独特视角的教育动态。

订阅我们

本期编辑: 孙冠华、陈孜晗、尹富康、李嘉琪

写在前面

2020年即将过去,在被疫情击倒之后,各界已经开始消化疫情带来的冲击,试图改变体态,重新站立。教育界也不例外,越来越多、越深刻的反思正在发生,我们相信变革正在加速。

本期教育简报分享的三篇评论都有涉及“教育有限性”,尤其是高等教育有限性的讨论。最后一篇文章中,Erik Gilbert指出:扩大高等教育虽被广泛认为是一项改善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措施,但也与许多学者、富翁和其他精英阶层自我满足的兴趣不言而和。这无疑是一个令人丧气的看法,但当世界首富贝佐斯一手在卑鄙对待亚马逊的员工和竞争者,另一手在为 弱势群体开免费幼儿园的时候 ,我们确实要警惕一种自我服务的慈善精神是否已经渗入了教育行业。

| 教育新闻 |

香港改革高中通识科
来源:联合早报

11月25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在发布《施政报告》时提到,“必须纠正过去通识教育科被异化的问题,让这个科目重新成为学生建立稳固的知识基础、联系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明辨深思能力、以理性分析当代领域的课题”。香港教育局局长杨润雄27日表示,通识科将维持必修必考,但七级评分制改为“合格”或“不合格”,课时由250小时缩减一半,12个课程主题减少至6个,取消独立专题研究。他强调,通识科宗旨是希望可发展学生多角度思考及分析等能力,强调新科目宗旨没有改变。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学生需要从国民角度思考问题,与多角度思考并不矛盾。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延伸阅读:通識科改革|為改而改 不會令通識重回正軌

看疫情后艺术教育与变化,百余高校集结艺术设计教博会
来源:澎湃新闻

12月5日至12月11日,第二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 以下简称教博会)在上海西岸艺术中心举办。本届教博会由展览、论坛、工作坊等五大板块组成,各所高校带来了一系列主题与风格各异的展览,在呈现校内师生教学与创作成果的同时,对社会、文化、经济、科学等领域的议题展开探讨。论坛板块在展期内举行全球院长峰会,并围绕“艺术与设计教育中的自由与控制”和“艺术智能和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论坛。工作坊板块则通过多场线上、线下工作坊、实验课堂等形式的活动,为更多的观众带来互动交流的机会。


图片源自原文

详细阅读

教育部发布“十三五”成绩单,
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来源:芥末堆

12月1日,教育部召开了教育2020“收官”发布会,并公布了“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果。教育部表示,目前我国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76%,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共1732万名教师共同支撑起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与此同时,国家财政教育经费GDP占比已连续八年超过4%。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建立未成年人网课平台长效治理机制
来源:人民教育

近日,网信部门和教育部门共同开展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工作,集中查处了一批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课平台。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整治成果,中央网信办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规范管理的通知》,推动未成年人网课平台长远规范发展。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教育部:编程教育将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
来源:教育部

今日,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稳步推动编程教育纳入我国基础教学体系,着力培养数字化人才的提案》,教育部予以回应。文件提出,需要制定相关专门文件推动和规范编程教育发展,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并培养培训能够实施编程教育相关师资。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 深度评论 |


The damaging effects of shifting from equal opportunity to ‘equal outcomes’
来源:The Hill 作者:ROBERT CHERRY

许多进步人士认为,对“结果平等”的追求应当取代对“机会平等”的追求。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转变却仍然会伤害许多弱势群体。文章中作者通过综合考量非裔美国人的收入、受教育程度及工作性质等因素后发现,只关注“结果平等”并不足以使人们改变教育系统内部的系统性种族偏见;在少数族裔得不到相同的教育机会而学术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仅追求“让他们进入社区大学”这一平等结果的举措是无效的。我们是否应该寄希望于通过当下的”结果平等“去实现将来的“机会平等”,这无疑是另外一个问题。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教育不应异化为逆袭的杠杆
来源:教育思想网  作者:刘云杉

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教育内卷”(即过度或者不当的竞争)现象之下,教育本身已被扭曲成了各方利益博弈的赌场,其所对应的赌资是孩子的成绩和成就,而这份赌资的背后则是家庭的投入、经营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源。刘云杉教授认为,当我们谈论“教育内卷”时,教育的有限性应当被明确,而更为根本的社会性结构问题却需要被进一步强调。


图片源自原文

详细阅读

A Reason to Be Skeptical of ‘College for All’
来源: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作者:Erik Gilbert

在疫情袭来前,许多美国地区性大学一直在多年不断扩张招生的进程当中。作者所在的大学也不例外,他们总会将当地的地图展开,由深到浅用颜色标出大学生比例由高到低的地区,他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扩大在浅色地区的招生。然而面对着日渐廉价的学位和疫情的冲击,作者不禁扪心自问这样的作法到底是为了学生还是学校的利益?扩大高等教育虽被广泛认为是一项改善社会不平等的重要措施,但也与许多学者、富翁和其他精英阶层自我满足的兴趣不言而和。


图片源自原文

详细阅读
以上文章均不代表唯理中国观点,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视角。我们欢迎读者的任何建议与想法。

对于这次通讯的想法/建议请发送至newsletter@veritaschina.org,谢谢!

Copyright © 2015- Verita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