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唯理教育简报定期呈现我们对于教育新闻、评论与研究的精选,希望为读者提供独特视角的教育动态。

订阅我们

本期编辑: 李嘉琪、孙冠华、尹富康、陈孜晗

写在前面

体罚是中小学教育中绕不过去的话题。即将在三月份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引起了各界对于教育惩戒的讨论热潮。本期教育简报以评论为主,其中两篇评论将围绕此新闻,讨论如下问题:教育惩戒是体罚吗?在实际落地的过程中需要受到何种监督与约束?另外,其他评论将涉及法学教育、学生贷款与社会平等、性别教育等议题。

| 教育新闻 |

重磅!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
来源: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

日前,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规则》明确,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惩戒”不是“体罚”,应当与学生的过错相适应,并划定出不当教育行为的红线;《规则》将于2021年3月1日起实施。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 相关评论 |

如何把教育惩戒纳入法治轨道
作者:苏令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
阅读时间:7分钟

多位法学专家就近日出台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发表意见,指出教育惩戒是一种必要的教育手段,而非不合理、无依据、超过适当限度的体罚。积极的教育惩戒应当通过程序正义来维持,并通过合理的纠纷解决机制调停潜在矛盾,保证学生权益。简而言之,教育惩戒应当客观公正,受到各方监督,以确保其合情合理合规的落实。

详细阅读

熊丙奇 | 制订颁布《规则》,是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关键一步
作者:熊丙奇  来源: 教育思想网
阅读时间:5分钟

本文围绕最近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探讨了落实该规则的潜在阻碍以及解决办法。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虽然颁布《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是落实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关键的第一步,而接下来更重要的是需要各地教育部门、学校,结合《规则》,制订实施教育惩戒的细则。近年来,对于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学生,教师却不愿意管,也不敢管,担心管出事情来。一个主要原因是,教育惩戒被一些家长、社会舆论和体罚、变相体罚划上等号,教师的正常教育惩戒也被质疑为是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详细阅读
| 深度评论 |

为什么中国学校需要性别平等教育?

作者:吴斌  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时间:25分钟

每个人关于「自我」的探索与成长,都是一条幽暗、冗长的隧道,一条不得不走的路,困惑、孤独、难以诉说。在每个人的隧道里,都有一张「性别之网」,绕不过去。有的孩子被网缠绕,他们焦虑而苦恼,却挣脱不掉,一点点被吞噬,最终在隧道里迷失。性教育的关键不是告诉学生性知识,而是引导负责任的价值观。本文围绕国内目前性教育的内容探讨了学校性教育应该做出的改变。文章提出性至少包含了性生理、性心理和性社会三个层面的内容,仅仅立足于生理性别的性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忽视了社会性别的教育,这会导致价值观的缺位或者偏差。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Student-Debt Cancellation Stands Its Best Chance Yet. But Would It Advance Social Justice?

来源: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学生贷款一直是美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截止2021年,大约4500万美国人一共承担着约17000亿美元的学生贷款。拜登刚刚上任,一次性取消部分学生贷款的呼吁就再次响起。本篇文章仔细分析了此举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一句公平已经远远不够,因为拥有学生贷款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们本身就是中高收入人群的主力军:据芝加哥大学基金分析,如果一次性取消所有学生贷款,将等同于发放2000亿美元给收入前20%的美国人,然而收入尾端20%的人只会收到约300亿美元的福利。


图片源自原文

详细阅读

吴彦:我们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法学教育?
来源:澎湃思想市场

在过去,当谈到“法学”和“法学教育时,我们很少将之与“通识教育”联系在一起。一说起“法学”和“法学教育”,大家往往会想到的是“法律职业”或“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专门”的法律人才——法官、检察官与律师。作者认为是时候反思这种对法学教育的基本理解了。在吴彦的新书中,他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展开:法学教育真的应当是“纯粹”的职业教育吗?法学教育要培养的人才真的只是那些从事法律实务的职业法律人吗?法学教育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应以那种“把人教育成为人”的教育为基础,且将之贯穿于整个法学教育的始终?


图片源自网络

详细阅读

大学,也有南北失衡?
来源:软科

尽管南方地区较北方GDP领先,但总体而言,南北两地本科高校和“双一流”数量的体量相差不大,北方甚至由于清北的顶尖资源而略胜一筹。然而,北方高校所处的城市环境和发展前景使其不断流失优质生源,也很难留下优秀的毕业生。为了逆转这一形势,部分北方高校选择南下布局异地研究院或校区。文章最后指出,南北方应结合各自资源,以协调模式共同发展。

详细阅读
以上文章均不代表唯理中国观点,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视角。我们欢迎读者的任何建议与想法。

对于这次通讯的想法/建议请发送至newsletter@veritaschina.org,谢谢!

Copyright © 2015- Verita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