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唯理教育简报定期呈现我们对于教育新闻、评论与研究的精选,希望为读者提供独特视角的教育动态。

订阅我们 - 历史通讯

本期编辑:李嘉琪、孙冠华、田雨、尹富康、陈响、Selina、
卞乐茜、李昀殊、辛雅歌、彭粲、吴天凡

唯理动态

尊敬的读者,七月至八月期间,唯理中国将举办为期12天的唯理线上书院。我们计划开设来自多个学科领域的约15门课程和丰富的课外活动,如线上讨论会、观影活动、经验分享等。我们正在进行此活动的讲师招募,若你想独立设计并教授自己的课程、拓展自己的学术圈和加入我们推广博雅教育的事业,请不要犹豫,点击此 链接 了解活动和招募详情。

另外,我们的第三十三期线上课程「跨学科视角下的摄影创作工坊」开始招生了,课程信息请点击 此处

写在前面

从小城服装摊的一角出发,安超一路走向博士。也许她符合人们对于“小镇做题家”的想象,但她批判这一话语对底层子弟的桎梏。从自己的身份出发,她带我们探索家庭教育与公共支持的边界。

本期简报中,我们持续关注高校学术生态及创新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你将走近受制于合约的公费师范生这一群体,同时思考“学习困难”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祝阅读愉快。

| 评论与记录 |
当“小镇做题家”成为连接者|专访安超
来源:新京报书评周刊 作者:余胧
阅读时间:14分钟
安超来自一座小城。从服装摊的一角出发,她一路被保送到北大硕士,又在辞去教员职位后完成关于家庭教育的博士研究。在这篇访谈里,她带我们走进民间养育的世界、带我们透视焦虑的现代家庭并探索公共支持能如何推进家庭中的理解与联结。
图源原文

“从最早的纸媒时代的“草根”,到网络初兴时代的‘屌丝’,再到自媒体时代的“小镇做题家”,每隔一个时代,就有新的话语被创造出来描述底层子弟。”



“在乡村中,生老病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村里人下葬时,孩子会跟在队伍后面看热闹,他们对死亡懵懵懂懂,但并不恐惧...但今天死亡变成了一个非自然性的过程...儿童没有上过‘生死课’,体会不到万事万物在自然面前都要平等地接受生、接受死的铁律,就体会不到生命本身、日常生活本身的价值,往往要去自身之外,日常生活之外寻找一些抽象的、虚妄的人生意义。”


详细阅读
公费师范生,困于合约
来源:真实故事计划 作者:周婧
阅读时间:8分钟

享受学费补贴、毕业后包分配工作...种种实际的好处曾吸引着一批成绩优异的年轻人成为公费师范生。然而近几年,许多公费师范生冒着高昂违约金的风险,也选择离开离开他们被分配的岗位。背后的原因各异:有的人选择这条路时还是高中生,上大学后愈发后悔;有的人抱着对教学的期待,却在分配的岗位上逐渐丧失信心。一纸不合理的合约,不仅限制了许多年轻人的发展,同时也未能改善基层教育的环境,造成了双输的结局。

图源网络

协议规定,公费师范生只能就读教育相关的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不得另外考取研究生。
接下来半个月,她每天都往各个部门跑,一次又一次的递交申请。毕业典礼那天,潘玉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证书直接寄到了她将要任职的当地教育局,她的人事档案已经被冻结。最后,潘玉几乎是哭着入了职。



杨辉有时会回想在乡镇,纯粹做授课老师的快乐时刻...但杨辉不打算回去。在价值感与理想之外,他需要收入,承担未来对家庭的责任。现在他还在考编,他的理想是去往长沙市,他的女朋友在那里等他。


详细阅读
“学习困难”治得好么?|深度报道
来源:北青深一度 作者:梁婷
阅读时长:12分钟

“学习困难”究竟是不是一种病症?今年二月,南京市儿童医院开通了这一门诊,希望帮助焦虑的家长们摆正心态并正视这一现象,不要以“开窍慢”等理由搪塞自己,而错过帮助孩子的最佳机会。但在教育焦虑甚高、优绩主义横行的今天,需要帮助的只是这些“偏离标准”的孩子吗?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家长与社会学习接纳自己的孩子?
图源原文

她是一个初一孩子的妈妈。升初中以来,班主任经常给她打电话,话语间,那句“你家孩子不正常”像刀子一样插进她心里。


详细阅读
在扭曲的学术生态下,不应对青年教师过度考核
来源:学人Scholar 作者:学人君
阅读时长:10分钟

“唯期刊”、“唯项目”、“唯头衔”是我国学术界尤其是人文学术界多年来在考核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不公的评价机制及冗杂的行政架构使高校学术治理生态岌岌可危。阮教授在文章中提出,改善这一情况并不意味着要取消考核,而是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教学-科研岗位及评价体系的改革缓解教师的压力,解决高校中行政人员过多、“学官”权力过大等问题,让大学回归大学。

图源原文

“学术高冷而艰深,不是人人都能懂,也不是人人都感兴趣。而一个人如果有个官衔,则人人都知道他手中有权,知道他处在配置资源的位置上。你很可能有求于他,很可能连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


详细阅读
延伸阅读:披上预聘制外衣的 “非升即走” 如何扭曲高校人才体制?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
来源:青年志Youthology   作者:张琳/曹竹飞/Lisa/小曾
阅读时长:8分钟

青年志邀请到了教育改革纪录片《真实生长》的导演张琳以及创新教育项目「探月学院」的老师曹竹飞,与他们一道回顾他们所亲历的教育改革现场。这场四人对谈将带领我们思考以下诸多问题:怎样的环境能培养素质教育所推崇的品质?素质教育真的与社会“脱节”吗?素质教育能为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带来什么?
图源纪录片《真实生长》

“...可能在观众眼里看起来是个学霸,其实他也是那个时代被鸡娃模式培养起来的孩子。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就是,这样一个在十七八岁就已经异常优秀的孩子,他已经有一点点跑不动了。他在高考之前就已经想“躺平”了,他就觉得我差不多就可以了。”



“让我们去抛掉那些二元对立的东西,或许我们的教育就更有可能生长出更多真实的东西。没有泡泡之外和泡泡之内,只有人在真实的情境中一直真实地生长着。”


详细阅读
延伸阅读:第一批经历「素质教育」的孩子怎么样了?
延伸阅读:如果孩子中途就跑不动了,赢在起跑线又有什么意义? | 张琳 一席第898位讲者
以上文章均不代表唯理中国观点,我们希望为读者提供丰富的视角。我们欢迎读者的任何建议与想法。

对于这次通讯的想法/建议请发送至newsletter@veritaschina.org,谢谢!

Copyright © 2015- Verita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